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一〇九章补给

整个下午,三支部队的士兵都在各级军官的指挥下,在西山修筑工事。

中华革命军的士兵绝大多数都是修理过地球的,有了谢氏集团生产的工兵锹、十字镐等神器,大伙儿干得是越来越顺手,想停都停不下来。

拿惯了粗劣农具的前农夫们,对手里精钢打造的新工具个个是赞不绝口,想的都是怎么种菜。

“这工兵锹和十字镐太好使了,挖这么久了,连个缺口都没有。”

“要在老家的时候,有这钢做成的犁头,都不用牛了,人拉也行啊。”

谢念诚在各个地方巡视,听到的都是差不多的对话,没人对即将到来的血战有半点儿担心。

这也是正常的,这些士兵都没经历过真正残酷的战事,怎么会想到到等待他们的是什么呢?

看到谢念诚在旁边,有胆大的士兵舞起工兵锹向他问话:“营长,革命成功了,我们回家种地,都能用上这样的钢做的锄头吗?”

他的班长笑骂:“你就这点儿出息?”

班长的眼神告诉谢念诚,这位班长也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。

谢念诚看着这些朴实的士兵,也不知道他们中有多少人能看到革命胜利的那一天,不管怎么样,人有希望总是好事。

谢念诚走上一块大石头,“同志们,你们的眼光还是稍微短浅了一点儿,我告诉你们,革命成功了,种地都是用机器来种了,到时候啊,有拖拉机犁地、有播种机播种、有自来水管浇地、有飞机洒杀虫药……还用什么镰刀锄头啊?”

拖拉机、播种机、飞机?

这些新鲜名词从谢念诚嘴里出来,进到士兵们的耳朵中,有无比的说服力。

黄石扬起十字镐:“兄弟们!为了拖拉机,为了飞机,加油干啊。”

“嗷呜——”

石头、泥土在士兵们的工兵锹和十字镐面前,如同橡皮泥一样听话,防御工事快速成型。

整个西山防御阵地的总设计师是对火力配备最有研究的徐庚,总工程师则是被德国工兵教官评价为“天才工程师”的吴永德。

在徐庚的设想里,核心阵地在山顶,由三条长战壕组成,每隔二十米有一个重机枪火力点,火力点上加盖了一米多厚的泥土。

八〇迫击炮阵地设在反斜面上,炮兵观测所则在核心阵地里。

除了核心阵地,徐庚还设计了六十多个地堡、三十多个掩蔽部,这些地堡、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